走向胜利 | 三合瑶族村:教育拔穷根
9月8日,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三合瑶族村,石泥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与群山、白云构成一幅“云顶新居”美丽画卷。
9月10日上午,省税务局派驻汝城县三合瑶族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海波满脸笑意,熟门熟路来到村民陈春贱家,将一笔升学奖金送到他女儿陈丽英手里。陈春贱在一旁看着女儿,目光里满是骄傲,他相信,懂事好学的女儿大学毕业后,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陈丽英今年高考发挥稳定,考上湖南农业大学。这是陈春贱家连续两年获得升学奖金。去年,陈丽英的哥哥考上华北理工大学。“尊师重教优秀家庭”的金色牌子,挂在他家门楣上,格外醒目。
李海波说:“去村民家办事,最开心的就是去送教育奖金。看到这些有出息的孩子,就看到了三合村美好的未来。”
三合瑶族村位于大山深处,交通落后,村民文化水平低。2018年初,工作队来到村里,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科技扶贫等多管齐下,村集体收入实现从零到50万元的跨越,村民年均纯收入增长至9000元以上。当年,三合村实现脱贫摘帽。
令李海波最难忘的,是刚入村摸底填表格时的情景。当他递上笔,却有一半左右的村民露出憨厚笑脸,不好意思地说:“李队长,我……不会写字。”
已经是2018年了,还有这么多文盲?李海波吃惊之余,下定教育扶贫的决心,“三合村不但要经济脱贫,更要文化脱贫、精神脱贫。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隐患,让村民真正过上幸福生活。”
当年,工作队开始教育激励,不断完善教育激励内容。从小学到大学,只要获得校级以上荣誉证书或奖状,村里就予以奖励,每张奖状100元。考上重点中学和大学的学生,奖金达到2000元至4000元。
三合村村民子女多,教育负担重,现金是最实在的鼓励。像陈春贱这样,两个孩子连续考入一本院校的“优秀家庭”,各种奖金到手,既缓解了经济压力,也起到显著的示范作用。
与传统观念不同,工作队的教育追求是“大教育”——不仅勉励青少年认真求学,更要推动成年人学习技术技能,获得驾照、挖机、厨师等技能证书,每个证书也有1000元奖励。
李海波给陈丽英送奖金时,电工黄余良正开着挖机,修筑村里的一条新路。记者赶到施工现场,黄余良熟练地操纵着两个操作杆,挖机的大臂、小臂、挖斗上下舞动。休息时,黄余良告诉记者,他目前考取了驾驶证、电工证和挖机证,是村里证书最多的成年人。
技术在身,脱贫致富水到渠成。作为村里的电工,黄余良每月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开挖机,另有进账。加上养鸡、种植红薯和百香果的收益,比之前外出打工挣得多。
“奖励是手段,目的是营造村里重视教育的氛围,最终实现经济、精神双脱贫。”李海波笑着说,现在村里的每个家庭,孩子们都争着拿奖状,成年人也在琢磨考个证,“学了技术,还有奖金拿,谁不心动?”
实施教育激励以来,已累计发放奖金30多万元。每年获得奖状奖励的学生达300多人次,获得技能证书奖励的村民30多人次。去年三合村有15人考上大学、5人考上省级重点中学;今年有15人考上大学和省级重点中学。
今年,工作队即将结束3年的扶贫工作,但教育激励不会停止。村里和工作队建立三合村教育激励基金,规模100万元。基金拟委托湖南汝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每年收益预计7.9%,将用于三合村的教育激励,确保形成长效机制。
“10年、20年后,三合村会是什么样的面貌?”李海波说,“我一定要回来看看。”
■记者手记
用教育托举梦想
“不学习不行!”考挖机证、驾驶证、电工证,近40岁的黄余良仍在努力汲取新知识;由爷爷带大的朱娟一家走出了3个大学生,自食其力补贴家用;考上大学的陈丽英,准备毕业后回乡从教……他们正在用知识改变未来。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这是2018年农历正月初八,李海波到三合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后的最大感触。在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帮扶队开展教育激励,对学生和获得技能证书的村民、民间工匠等进行奖励。
500元、2000元、4000元,一笔笔教育扶助金如春风化雨,减轻了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托举起村民的梦想。教育,已成为三合村“拔穷根”的重要力量,成为脱贫致富的“无形推手”。
教育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治本之策。在希望的田野上,种子一旦发芽,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它破土成长、开花结果。
(文/王亮 卜岚 图/郭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