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风廉政 > 廉政文化

谈党政干部的廉洁追求:“富”“贵”不能两全

都说忠孝不能两全,“富”与“贵”何尝不是这样?时下,一些经商者抛金舍银谋求权力;一些从政者难耐清贫,潜心谋求拥有更多财富,有的甚至说“千里做官为发财”、“当官不发财,打我也不来”。大量案例证明,当官想着发财,腐败接踵而来。党政干部必须以引为戒,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政方向。

“富”与“贵”的分别

在一般人眼里,“富”与“贵”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看到,富贵的人凭借智慧和汗水拥有优越的甚至常人无法比拟的物质生活,其中的一些人不忘回馈社会,或资助贫困者,或投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被人们称颂或是追捧。然而,靠歪门邪道而“富有”,为富不仁、坐拥财富、贪图享乐的“铁公鸡”也不乏其人。所以,“富”与“贵”是两回事,富者不一定“贵”,贵者不一定“富”;“贵”更多地侧重于精神,“富”则侧重于物质。就党政干部来说,他们的职业选择,决定了他们只能追求精神的富有、品格的高尚,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而不能奢求物质的极大富足;企图富贵两全、靠升官发财,是党的宗旨和从政道德所不允许的。党员干部只能获取合理合法的工资性收入,绝不可以凭借职权谋取非法利益。

当下,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就被抛入物欲横流的商业世界中。在他们看来,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开豪车、出入高档会所,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其实,这种暴发户的心态,不是高贵的生活,更不代表品格的高尚。

事实上,品格的高尚是一种修养境界,这种境界并不依靠金钱来实现;修养到位,人人都可以精神富有。英语中的“贵族”,不仅指出身,更指高尚、伟大、崇高、卓越、辉煌等精神品格和绅士风范。品格的高尚,首先意味着自制、克己,奉献自己、服务国家。在当下公务员队伍中,尤其需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品格。

著名报人储安平在《英国采风录》中说,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感的人,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作家张爱玲说,旧上海公寓里的那个电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领带打得整整齐齐才肯出来给顾客开电梯。这可以说是贵族风度。许纪霖教授说,一个下岗工人,干起了三轮车运输,靠自己的微薄收入养活了几十个孤儿,还供他们上学,这也可以说是一种高尚的品格。由此看来,“贵”不依赖于“富”,品格的高尚与物质条件并无必然联系,高尚的品格离我们并不遥远。

华人首富李嘉诚在接受央视专访时直言:“‘富贵’两个字,不是连在一起的。这样说可能得罪了人,其实,有不少人‘富’而不‘贵’。”他认为,贵为天子,未必是“贵”;但是,贱如匹夫,不为“贱”也。关键是看你一生所做的事、所讲的话,怎样对人对事。衡量财富的准则,在于“内心的富贵”。对于一般商人来说,真正的“富贵”是用自己的智慧与劳动所得对社会尽一点义务和责任;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品格的高尚,体现为全身心地做好本职工作。

防止财富对权力的侵蚀

“富贵不能两全”这一表达仅适用于党政官员廉洁要求的特定语境。在私人领域,我们既不否定人们追求优越物质生活的合理性,更要承认这种追求本身也存在促进社会进步、增进社会福利的可能。正如亚当·斯密揭示理性经济人追求财富的动机和效果时所说: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然而,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因而,对于财富的追求者来说,只要其行为不侵害公共利益,便是善。富而求“贵”是可以理解的心理状态,前提是合法。

许多案例表明,富者求“贵”也可能危害社会。

需要警惕的是,在追求显赫身份的过程中,正是为了实现又富又贵、大富大贵的梦想,有的动用巨量财力,千方百计谋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头衔。据说,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获得评议投票权力,迫使候选官员唯命是从;二是,一旦违法犯罪,处置上就会多一道程序审查,逃避制裁就可能多一次机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商业贿赂屡禁不止,每年都有那么多行贿人受到查究,大批官员被拉下水,足见财富不法使用的腐蚀力量。

还需警惕的是,在维护永久利益的过程中,行贿者的典型做法是豢养官员,使其成为自己的代理人。有的看准对象为其金钱铺路,甚至不计成本为其长期投资,造就培养能够效劳自己的党政官员。有的甚至干涉法律政策的制定,在权力博弈中获得最有利的规则制定和决策实施。无怪乎一位企业界人士坦言,自己与属下宴会时喝不下酒,但与领导干部聚餐时却酒量大增,遇到的官员职位越高,自己的酒量就越大。问他何以如此,答曰,条件反射。

防止权力变现为财富的危险

作为党政干部必须明白——“富”“贵”不能两全,要么踏踏实实当一个好官,干几件给人民群众带来好处的事,维护精神富有,实现人生价值;要么干脆辞职经商,实现追求财富的梦想。“升官发财”的好事从来没有,升官为了发财,厄运接踵而来,断送前程、断送家庭、断送自由,甚至断送性命,此话绝非危言耸听。

要紧紧盯住重点领域加强职务犯罪预防,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防止以权谋私。司法、人事、工程是当前最需着力疏浚的领域。培根说,如果说各种腐败污染的是公共权力有序运行的河流,那么司法腐败污染的则是水源。个别法官“吃了原告吃被告”最容易激起民愤,不当上访恶性循环的起因多在司法不公,说理的殿堂一旦失落,公平正义将无处寻找。

人事任命必须杜绝买官卖官。首先要看到进步。近年来,全国上下推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力度大而面积广,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需要注意的是,买官卖官最为可怕,这个通道如不堵死,买官的投入必然要通过卖官的收益得到成本补充;买官出身的官员卖官,又会引发一些官员不得不选择买官作为进身之阶,因此,恶性循环便会越演越烈。

中央尤其关注工程领域的问题,作出了集中治理突出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形建筑市场和合理低价评标等做法,有效地克服了招标投标等环节的暗箱操作,应当广泛推行。为何全世界工程建设中的腐败仍然是最严重的腐败?就中国情况而言,上头发话、领导批条、戴帽项目是症结所在。光提要求是不够的,必须织密刑事法网,对这些以权力干涉工程发包、规避依法招标、私设小金库的行为,都要规定为犯罪,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对于公职人员,不仅要以制度切割“贵”与“富”,也要为他们维持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提供制度和物质保障。一些地方的公职人员热衷于“灰色收入”,使本应堂堂正正做人的公职人员沦为偷偷摸摸的卑微小人,光明正大、尽责敬业的精神追求由此失落。要大力推进收入透明制度建设,重塑公职人员的高尚品格,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和奉献社会。对于退休人员,要充分肯定在职服务期间的宝贵贡献,实际收入不能在退休之际瞬间缩减,否则,将诱发更多的在职人员为离职后的生活水平不降而实施职务犯罪。

其实,人一辈子真正需要的物质财富非常有限,诸如市场上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物件,你不可能全买过来。贪占过多的物质,就像买回一双尺码不合脚的鞋子,累赘无用。金钱、洋房、名车以及名气、权势等一切带给我们的只是短暂的满足,唯有高尚的品格、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廉洁的精神才是我们不媚不骄、不乞不怜,始终保持人性良知和人格尊严的可贵品质。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许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