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30周年岳阳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岳阳建市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全市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初步形成了门类逐渐齐全、布局日趋合理,技术水平稳步提高的工业结构体系,实现了由工业化起步阶段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历史跨越。工业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工业总量迅猛扩大
1.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从1983年到2012年,工业企业统计范围做过几次调整。1983年至1997年,工业统计范围为乡及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市企业家数由1983年的1319家发展到1997年的1720家。1998年至2010年,工业统计范围为规模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11年至今,规模工业统计范围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市企业家数由1998年的422家发展到2012年的1324家,增长了2.1倍。目前,岳阳市规模工业企业家数居全省第二。
2.工业总量迅猛扩大。1983年,由于刚刚建市,工业基础比较薄弱,198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仅有8.7亿元,经过30年的迅猛发展,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了1123.0亿元,是1984年的129倍,是2005年以前21年的总和。目前,岳阳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省排名仅次于长沙,是全省规模工业总量第二大城市。
二、生产能力迅速扩张,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1.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建市以来,岳阳工业通过大规模投资建设和技术改造,不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拥有了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 2012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683.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5%,是1988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98.5倍。经过30年的发展,我市在石油化工、农副食品、造纸、纺织、建材、有色金属冶炼、机械设备等工业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如:2011年长炼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正式投产后,全市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330万吨,是1983的4.4倍;2012年华能三期两台6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正式发电后,全市火电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90万千瓦,是1983年的14倍。
2.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建市30年以来,全市一些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成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的大幅度增长。2012年,全市饲料产量466.5万吨,是1984年的244.2倍;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176.4万吨,是1990年的96.4倍;水泥产量549.8万吨,是1983年的30.7倍;发电量108.4亿千瓦时,是1983年的10.8倍;机制纸及纸板产量92.9万吨,是1983年的9.1倍;原油加工量913.0万吨,是1983年的3.3倍。
3.部分主要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全市部分主要产品在全省处于主导地位。如:原油加工是除长沙有极少加工量外,市州中唯一的大型原油加工基地;机制纸及纸板、铜材、饲料、精制食用植物油、初级形态的塑料等多种主要产品产量稳居全省第一,且是第二位的数倍。工业产品在产量提高的同时,品质也不断升级,全市涌现了一大批名优特新产品。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有3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54个产品获湖南名牌产品称号,有中国驰名商标26个,湖南著名商标189个。
三、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促进就业和财政增收明显
1.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自建市以来,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4142.6亿元,是1983年的186倍。同时,全市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攀升,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102.2亿元,是1983年的27.8倍。
2.工业为财政增收和促进就业做出巨大贡献。由于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效益持续改善,上缴税金不断增加。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缴税金总额达134.97亿元,是2007年39.41亿元的3.42倍,有力拉动了全市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时,工业的高速发展,为促进全市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31.7万人,比1998年增加15.6万人,增长103.2%。
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率不断提升
1.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自建市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股份制、私营、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等多种经济成份迅猛发展。2012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67.1%下降为17.3%,下降了49.8个百分点,而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由1999年的12.1%提高到73.9%,提高了61.8个百分点。
2、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在工业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工业产业集中度和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2012年全市石化、食品、机械、建材等九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0.0%,实现利润86.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为84.7%,优势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特别是我市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石化产业其总产值提前达到千亿级别,食品产业接近千亿级别。同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点骨干作用,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两家企业,2012年其总产值就占到全市的15.1%。2012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达到272家,户数仅占规模工业的20.5%,但其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规模工业的42.8%。
3.工业化率不断提升。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着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迈入加速转型的发展期。2012年我市工业化率达到50.5%,比1990年提升了20.9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2012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7:55.5:32.8,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五、区域经济布局趋于合理,发展趋向协调
1.县域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从分县情况来看,除洞庭湖旅游度假区外,其它11个县市区的工业经济总量与建市初期相比均是几十上百倍的增长。在六个县市中,岳阳县和华容县增加值总量增长最快,2012年,岳阳县规模工业增加值是1992年的185倍,华容县规模工业增加值是1992年的132倍;在六个区中,云溪区和屈原管理区增加值总量增长最快,2012年,云溪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是1992年的325倍(不含中省企业),屈原管理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是1992年的171倍。另外,各县市区在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如云溪区依托两厂重点发展石化行业,湘阴、平江以食品生产为主打,开发区、岳阳县则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磁铁、机械制造等行业,汨罗市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华容县是湖南省纺织产业基地。
2.园区集聚效应日渐凸显。2012年,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省级工业园区(云溪工业园、湘阴工业园、平江工业园、临湘工业园、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岳阳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岳阳县工业园、华容县工业园)、3个市级工业园区(岳阳楼区工业园、君山区工业园、屈原区工业园)。2012年,全市市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55.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40.6%,其中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12.3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6.7%,工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态势明显。
30年的风雨历程,岳阳人民在历届市委、政府的正确引领下,以自己的勤劳智慧,沿着正确的路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铸就了30年工业的辉煌成就,初步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完整,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展望未来,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有信心在工业化道路上继续跨步前进,我们相信,未来岳阳工业一定会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贡献,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