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港区政务 > 数据发布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现汨罗经济新跨越

  2009年,面对新世纪以来最为艰难的形势,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弯道超车、科学跨越的第一推动力,全力推进,全面推进,全员推进,确保了工业经济逆市上扬、负重攀高、难中快进,成功引领市域经济化危为机、高位增长。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逆势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9.6亿元,同比增长29.2%。全年工业用电总量为16157.8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2.3%。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216.0亿元,同比增长25.1%;实现增加值68.1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销售收入211.3 亿元,同比增长25.3%;全部资产利税率达16.4%。二是“两型”发展的效益更加明显。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能耗持续下降,全年削减COD(化学需氧量)800吨、SO2(二氧化硫)235吨,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总量任务。高新技术企业新增8家,发展到15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的份额持续增加。规模工业安置就业人员1.9万余人,同比增长35.7%,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提高到5.1%。三是主导发展的地位大幅上升。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1.1%,带动全市GDP增长16.5%,突破120亿元;工业企业实缴税金达6.8亿元,带动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长18.7%,突破9.5亿元。在工业经济的强势推动下,市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强县(市)行列,基本竞争力排名中部百强第70位,比上年跃升16位。

  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我市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积极开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帮扶行动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疲软的困境,我市果断采取一揽子措施,努力化解危机影响,帮扶工业突“危”。一是“强心”。 完善《汨罗市加快经济发展奖励暂行办法》,设奖1000万元,激发全市创业兴业的热情。认真开展“帮企业、优服务、促发展”行动,组织242个重点企业帮扶小组、近千名干部进园区、帮企业。建立“特护制度”,坚持“围墙法则”,做到“围墙内的事政府不干预,围墙外的事企业不操心”,让老板放心抓生产、放手拓市场。二是“输血”。市财政贴息,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提供1亿元周转金,积极应对再生资源回收环节恢复征税。首创退税权质押贷款,重奖扶持企业有功的金融机构负责人,组织银企合作洽谈会,共为中小企业争取贷款2.9亿元,有力地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减负”。将再生资源利废企业助残金征收比率下调为6%,取消和停止5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企业减负200多万元。禁止举办企业不愿参加的赢利性培训班、考察团和评比达标活动,最大限度减少非生产性成本。

  二、精心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布局

  坚持以“一园”(湖南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为平台、“两廊”(107国道沿线工业走廊和201省道沿线特色产业走廊)为依托,“一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为补充,打造工业发展坚实载体,最大程度发挥基础设施效能,最大限度吸纳生产要素,最大可能集约利用土地。

  壮大“一园”。牢牢锁定“打造全国循环经济试验区、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先行区、长株潭一体化核心区”的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加速规模发展。2009年,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核心区由5平方公里增加到8平方公里,新增入园项目12个、投产项目6个,园区承载力、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核心增长极作用进一步显现。工业园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亿元,入库税收5.8亿元,同比增长51%。

  扩张“两廊”。利用市场环境倒逼机制,引导“两廊”沿线乡镇按照“精、优、特、新”的原则,发挥传统项目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注重与外来企业的对接,推进本地企业并购、重组、联合,促进乡镇优势产业组团发展。机械制造、电子电气、碳素稀土、安防设备、麻石加工、家具用具、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明显上档升级。碳素制品业已建立行业协会,正朝“三同五型”(实行产品价格同盟、原材料采购同盟、科技创新同盟,推动产业向规模型、融资型、高效型、环保型、科技型进军)方向发展。2009年,行业企业发展到34家,其中规模企业1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193%,正逐步成长为我市第二大支柱产业。在工业的支撑下,2009年,我市黄市、大荆、长乐、城关、沙溪、城郊、弼时、李家塅、智峰等9个乡镇财税收入过500 万元,高家坊、沙溪、新塘、磊石、范家园茶场等5个乡镇(场)财税收入增幅超过50%。

  发展“一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改造农业、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倾力建设以农业产业化为中心的汨罗江以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工业成为工业发展新亮点。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45家,实现产值26.7亿元,同比增长35%,实缴税金5973万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岳阳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4家,发展到24家,建设基地45.9万亩(含带动的农户种植面积),安排就业5870人,促进了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利用。“及时春 ”金银花茶荣获“2009年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蓉泰”、“天子山”、“现代美”等被评为湖南著名商标。

  三、着力提升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企业素质

  我市以金融危机作为企业转型的契机,按照工业主导向产业联动演进、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化、低端制造向内涵升级发展、传统管理向现代企业嬗变、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的基本方向和途径,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扩大规模促升级。从税收、用地、信贷等方面入手,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强强联手,培育骨干型、龙头型企业。2009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新增39家,发展到21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新增30家,达70家;6家企业跻身全省有色金属行业50强。湘北铜业稳居岳阳市十强民营企业之首,入库税收高达6464万元,永泰铝业、天惠铜业、长青铜业、天辰锌业、佳友铝业、金源铅业入库税收均超过2000万元。长江化肥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成为我市第二家境外上市公司。

  (二)技术创新促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支持企业走技改升级、自主创新之路。一是激励。在《汨罗市加快经济发展奖励暂行办法》中专设科技进步奖,重奖科技创新有功之臣,激发企业自主创新。飘峰电气开发7项新产品,2项填补国内空白,无纺布包聚脂薄膜绕包线和复合挤压铝线均申报国家专利。振湘碳素厂自主研发的石墨增碳剂拥有完全知识产权,打破国外对该产品的垄断,产品远销欧美等国。二是联姻。支持平桂制塑等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成立湖南省第一个县级博士后流动协作研发中心,共同研发和推广再资源化系列技术。平桂制塑“抗菌塑料制备新技术”已上报国家科技部,湘北铜业的无氧铜棒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三是引进。鼓励企业成套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回报率高的项目。中天科技龙舟铝业引进美国航天铝合金生产线,一跃成为全国再生铝生产技术的先行者,“龙舟”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三)招商引资促升级。坚持开放的眼光、开放的意识、开放的精神,继续开展全民招商、全部门招商、全方位招商,向广东、江苏、浙江、河北等地派驻招商小分队6个,实行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竭力引进大项目、深加工项目,壮大工业实力。2009年,全市共成功引进项目86个,到位资金17.6亿元,其中,引进外资企业3个,到位资金1096万美元。宏拓铝业、天立橡胶、海鑫新材料、中赢卫浴、铭鸿电子等项目竣工投产;双兴钢纤维、威凌锌粉、瑞塔光电等项目开工建设;顶天科技纳米新材料、德而乐施快速电热水器、天登实业紫杉醇等项目签约入园,这些高科技、环保型项目为精深加工、产业升级带来新突破。

  四、切实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生态效益

  不遗余力推广绿色工艺,倡导绿色管理,积极培育绿色企业,节能减排取得新业绩,绿色发展成为新态势。

  一是防。坚决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环保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新上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对环保不达标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对“三同时”验收不合格的企业,一律不发“准生证”,不准正式投产。2009年,新项目环评率达100%,否决环保不达标项目23个。

  二是建。2009年,投入资金1.3亿元,比省定计划提前1个月建成污水处理厂。铺设排污主干管15.9公里,建成园区排污主干管网。垃圾消纳场一库区竣工,二库区筹划动工。固废处置中心启动规划建设。督促24家企业新上环保设施,其中COD重点减排项目3个、SO2重点减排项目3个。

  三是惩。对重点企业加装在线监控系统,对重点行业实行“飞行检查”,发现减排不力的及时黄牌警告。严格环保执法,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取缔“十五小”企业20家,关闭城区水泥厂、中天磨料磨具厂2家重污染企业。实施重点行业专项整治,今年重点开展麻石开采加工专项治理,市内353家麻石开采加工企业同一时点统一关停,集中整治,目前已关停并转200多家。

  2009年,汨罗新型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离不开上级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在奋发有为的2010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集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再接再厉,努力实现汨罗新型工业化大发展,助推富民强市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