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基本单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本单位是各类法人单位及其所属产业活动单位的总称,是构成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元素,也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要来源和载体。经济发展是靠基本单位来推动和实现的,同时经济发展又带动基本单位的繁荣发展。一般来说基本单位的总体状况和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本文依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相关数据,对岳阳市基本单位(不含第一产业,下同)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加快基本单位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岳阳市基本单位发展现状
201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3422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岳阳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1555个,增长52.8%;产业活动单位38264个,增加11764个,增长44.4%。
(一)法人单位总量增加,企业法人占绝对主体
2013年,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3422个,其中企业法人24242个,增速最快,达到40.3%,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71.5%,比2008年末提高了8.9个百分点,比2008年末增加9758个;机关、事业法人增速最慢,同比增长24.2%,单位数为4133个,占比12.2%,比2008年末下降了3个百分点;社团法人和其他法人,增速达36.6%,单位数为5537个,占比为16.3%,比2008年末下降了2.2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产业布局看,基本单位进一步向第三产业集中的趋势明显。第二产业法人单位7558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比重为22.3%,比2008年末下降了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法人单位25864个,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比重为76.3%,提高了5.8个百分点。可见,从经济活力和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必将成为GDP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
(三)内资占据绝对地位、私营企业发展迅速
201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24242个,其中,内资企业24126个,占99.5 %,比2008年末增加9722个,增长67.5%,占据绝对地位;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4个,占0.3%,;外商投资企业53个,占0.2%;在内资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合计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数的86.8%,分别比2008年增长325.8%、256.8%和41.2%;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分别比2008年下降2.2%、21.7%和30.3%。
(四)区域发展不均衡,单位分布集中度高
2013年,法人单位数各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最快的是经开区,与2008年相比,增速达130.2%;增长最慢的是云溪,仅增长17.6%。此外,增长快的有岳阳楼区、岳阳县、分别比2008年增长81.4%、70.1%。而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岳阳楼区,集中度较高。(详见表1)
表1:各县(市)区法人单位数
|
|||||
|
2013年法人单位数(个)
|
2013年法人单位数比重(%)
|
2008年法人单位数(个)
|
2008年法人单位 |
同比增长(±%)
|
合计
|
33912
|
100.00
|
21867
|
100
|
|
岳阳楼区
|
7458
|
22.0
|
4112
|
18.7
|
81.4
|
云溪区
|
1365
|
4.0
|
1161
|
5.2
|
17.6
|
君山区
|
1045
|
3.1
|
676
|
3.1
|
54.6
|
岳阳县
|
4335
|
12.8
|
2549
|
11.7
|
70.1
|
华容县
|
3103
|
9.2
|
2265
|
10.4
|
37.0
|
湘阴县
|
3564
|
10.5
|
2512
|
11.5
|
41.9
|
平江县
|
3707
|
10.9
|
2640
|
12.1
|
40.4
|
汨罗市
|
3724
|
11.0
|
2593
|
11.9
|
43.6
|
临湘市
|
2776
|
8.2
|
1937
|
8.9
|
43.3
|
南湖新区
|
354
|
1.0
|
250
|
1.1
|
41.6
|
经开区
|
2102
|
6.2
|
913
|
4.2
|
130.2
|
屈原管理区
|
379
|
1.1
|
259
|
1.2
|
46.3
|
注:临港产业新区单位数包含在岳阳楼区和云溪区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市)区之间单位数量差距较大
由于各县(市)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各地发展各类产业成本不同,以及受政府各种政策影响、产业群集中等因素,区域间发展也不够平衡,单位数量差距较大。岳阳基本单位分布集中于岳阳楼区、岳阳县、汨罗市、平江县,占了全市单位的半壁江山,其他县市区特别是非行政区,单位较少,与2008年比,除了岳阳楼区、经开区、岳阳县、君山区以外,其他县(市)区的单位占全市法人单位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按地区分,四县二市的法人单位数为21209个,占62.5%,行政区的法人单位数为8990个,占26.5%,非行政区的法人单位数为3713个,占11%,全市最少单位的非行政区与最多单位的四县两市,法人单位相差5倍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未根本改观。
(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少
从企业登记注册情况看,2013年末,外商投资企业53家,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比重为0.2%,与2008年比,增加13家,比重不变。同时,港、澳、台投资企业占比也只有0.2%。
(三)规模企业数量占比较小,小型企业仍居主导地位
单位数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在总体上,仍以小型企业居多。2013年, 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22828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94.2%。岳阳的大企业占比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在全球化的市场中企业竞争力较弱。而且小型企业由于缺乏灵通的市场信息,不能准确把握产业政策,企业往往只从眼前利益出发,投资、生产缺乏深入研究和长远考虑,片面追求短期利润,盲目、无效投资及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普遍,行业内部过度竞争,减利问题日渐突出,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存活率。
三、促进岳阳基本单位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促进县区均衡发展
针对目前县(市)区之间单位数量差距较大的现状,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间协调均衡发展。一是对发展较慢的县市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对发展较快的县市区,要提高招商标准,有选择性地引进一批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大型优质企业;三是加强引导,要依托各县市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四是注重协调发展,在各县市区间实现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分工协作、共同繁荣,避免为争项目而进行的重复建设,以节约社会资源。
(二)大力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针对当前企业规模偏小的情况,一是引进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过联合外来高端企业,提高全市旅游、居民服务、房地产、文化等产业的发展水平,激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二是通过政策引导,出台优惠政策,激励、引导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三是要努力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坚持使重点企业向开发区、重点工业园区集聚;四是要坚持改革创新在企业的运用,加大高新技术改造的力度,提升传统产业,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品牌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优质企业,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大力优化投资环境
一是要形成一种具有优质服务、营造低成本、高效率、安全文明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工业园、物流园、商圈的软硬件环境。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和渠道,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二是要为创业者提供更快捷、更周到的办证服务,进一步放宽审批权限,简化核准程序,提高审批工作透明度,切实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更多地参与经济社会建设。